
2025-07-29 05:38 点击次数:132
编辑丨董鑫
7月15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专题协商会。
会前,委员们开展了专题调研。在专题协商会上,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徐令义作调研情况报告。
7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发言摘编。
徐令义在发言中指出,调研发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有所增多,社会治理难度也在增大。
建议用好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打造好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把更多资源、资金、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经验做法,激发社会组织、居民、企业等主体内生动力,实现人人有份、人人有责、人人有利的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此次“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专题协商会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一次重要协商议政活动,也是全国政协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4月21日至25日,调研组赴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无锡市开展调研,深入走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等,与相关部门、基层群众代表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6月12日至13日,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围绕会议议题到北京市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街道社区等再次开展调研,深入了解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城区人口密集区域治理和维稳及基层协商、志愿服务等有关情况。
此次专题协商会有近100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会议。
22位政协委员发言,围绕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以数字建设赋能社会治理等协商建言。
徐令义发言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我国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有所增多,社会治理难度也在增大。
委员们一致认为,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的专门部署,特别是把党的政治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夯实平安中国建设的社会基础;必须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广泛参与者、最大受益者。
为此建议:
运用好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立足基层,落实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化解矛盾的经验总结和实践要求;发挥好法治对社会治理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把法治要求落实到社会治理各层次、各领域,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打造好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把更多资源、资金、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经验做法;构建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激发社会组织、居民、企业等主体内生动力,实现人人有份、人人有责、人人有利的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上一篇:凯尔特人意欲何为!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betvlctor伟德手机版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